师生风采
   首页» 师生风采» 经管人物
经管人物
【教师风采】| 苏凇:人生无限,无问西东
发布时间:2023-11-06      浏览量:

个人简介

766全讯白菜网999策略白菜手机论坛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电子仪器专业工学学士,麻省理工(MIT)斯隆管理学院访问学者,766全讯白菜网财经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神经管理与神经工程分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曾任北师大MBA教育中心主任、市场营销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决策心理、感官营销、财务决策行为、财经素养教育、人工智能伦理、生物学视角的管理行为等。在国际学术期刊Management Science (UTD24),和SSCI期刊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 Cortex, Neuroscience, NeuroImage,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cision Making, Motivation and Emotion, Austral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 等,以及国内权威学术期刊《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心理学报》、《南开管理评论》、《国际金融研究》、《766全讯白菜网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营销科学学报》、《经济学动态》、《管理评论》等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曾任国有大二型企业,及多家股份制企业董事、总经理,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创业经历。作为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开拓者之一,发起成立了中国首个专注于财经素养教育的学术研究机构,发起举办了多届中国财经素养教育高峰论坛,组织编写了中国学生财经素养系列教材10余套。组织开展了中国居民财经素养调查,发布了中国首份《中国居民财经素养白皮书》。


士志于道,上下求索

上个世纪,我国正在经历改革开放的巨大变革,困惑迷茫与机遇挑战并生。那时,“大学生”是一个让所有人都心生羡慕的称呼,他们用知识改变命运,用实践推动社会进步发展。今天的主人公苏凇老师就是其中的一员,那时候的他,青春正当时,通过不断接触新知识,逐渐了解了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相关概念,迸发出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尽管过程充满了艰难与波折,但士志于道,终将上下求索,继之以日夜。

作为工科生,他本以为自己会沿着工程师的轨迹一路成长,然而任职单位的一位“伯乐”慧眼独具的发掘,成为了苏凇老师“弃工从商”的转折点。管理公司和做好学问是两条不同的成长路径,从半路出家的工科生到管理学博士,最终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学者,苏老师迈稳步子、夯实基础、久久为功。其实在攻读博士学位的时候,苏老师一直觉得自己和其他同学有差距,这体现在年龄和科研上。直到他的导师某天对他说,你终于入门了,他忐忑的心才落到实处,并在科研的路上越走越稳。时至今日,青年人在成长和变革过程中仍需要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适应能力,苏老师的经历给我们提供借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跨学科、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竞争优势。”

苏老师始终认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并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不给人生设限,不纠结于努力后的结果,人生任何阶段都应该有学习新知的勇气。在职业生涯中,同学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变革和转型的机会,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机遇、积极学习和适应变化。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向同学们传递着这样的信念:人生没有限制,勇敢地从舒适区走向荆棘路甚至是无人区吧!



笃行践履,业精于勤

立足于交叉学科与市场需求,苏凇老师在自己的访学过程中,从中美商学院人才培养路径的角度形成了一系列思考。他发现商学院的培养模式总体趋于通识化,虽然人文美育课程的作用在短时间内无法达到像专业课那样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掌握通识知识和提高自身素质对于个人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北师大是国内人文学科的高地,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可以给商科学生提供充足养分。充分利用好学校的人文学科的优势,对商科专业的发展至为重要。

“首先,我们要明确商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而要能服务好人类社会就必须深入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文学科为我们了解人类社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因此,商科学习与人文学科教育是分不开的。其次,商科学习特别需要关注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一些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实际商业现象的调查分析等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最后,人文课程能够帮助我们学会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通过逻辑推理进行深入的思考。这些是美国商科教育中的突出特点,而北师大的人文沃土非常有利于我们借鉴他们的经验,从而推动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建设。”

苏老师经历了多个职位身份的变化,他并没有按照传统的职业规划进行,而是通过不断尝试和学习来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他认为,现在的社会环境和发展趋势不同于过去,同学们需要更加注重深度的积累,而不是仅仅追求广泛的知识面。因此,苏老师建议大家要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目标,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从过去死记硬背知识点转向全面提高知识面、拓宽视野和深度思考。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学生们需要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跨学科思考和创新能力。同时,他们还需关注社会发展趋势,如新技术的发展,以更好地适应未来。”



深耕教坛,师大风云

从工程师到学者的人生选择与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苏老师博士生涯较为顺利,却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倍感挑战。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适应,他认为高等教育中除了传统学院派的老师,自己这样的实践派也可以给学生启发与信心。在他的课上,他善于分享作为学者和企业家的不同视角。他认为,大学不应该只是象牙塔,而应该与社会联系更紧密,以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创造更多的价值。

他强调了高校与社会紧密连接的重要性。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需要与实际相结合,将研究成果传播给更多人,以促进应用和验证。在商科领域,特别需要与社会保持紧密联系,提高声誉和企业认可度。为此,苏老师任职于MBA中心时,推动开设了以实践导向的系列课程和教育项目,邀请业内人士担任校外导师,并开展各种校企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企业和行业动态。

入职北师大之后,苏凇老师承担了财经素养教育研究和学院的MBA品牌建设。他强调MBA品牌意识和营销的重要性,打造品牌、提高影响力并针对性地宣传学院项目,能够帮助学院获得更多优秀学子的青睐。在个人研究上,他认为财经素养教育是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并在未来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苏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履历和经验,分享了在企业投资和教育领域的探索。他成立了北师大财经素养教育研究中心,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学术研究和教育实践两方面倡导和推动财经素养教育在国内的普及。

苏凇老师认为,财经素养教育本质上是资源管理的教育,是一项为我们能够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实现幸福人生而奠基的教育。他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面临资源与目标不匹配的情况。如何更好地实现目标,关键在于将资源与目标进行合理匹配和管理。财经素养教育以钱为载体,能够帮助我们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例如,储蓄除了能够获取收益和应对应急支出外,还培养了延迟满足和跨期管理能力,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自身资源,平衡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此外,个人的财经价值观、性格特质和知识水平等也会对财务决策产生影响。因此,提高我们的财经素养,对于提升个人和家庭的幸福,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深耕教坛,将学术与实践相结合,在高校与社会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推动教育和研究的进程,是苏老师一直在做的事。



寄语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财经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苏老师慷慨分享他的理念和实践,并寄语新时代年轻人。

苏老师认为,财经素养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了赚钱存钱再投资这样单一目标化,更重要的是将钱作为一种资源看待,由对钱的掌控拓展到对资源的掌握,最终达到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资源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苏老师强调,财经素养是财经能力和财经价值观的综合体,既包括财务管理、投资决策、市场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金钱态度、物质与幸福、财富与社会等价值观层面的内容。学校层面财经素养教育推广,势在必行,苏凇老师也已经和许多中小学展开合作,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经济环境,做出明智的决策,并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谈及年轻人面对未来时的迷茫与可能性时,苏老师表示,在数字经济时代,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变化迅速,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也充满了各种新机遇。他鼓励年轻人不要轻易给自己贴上限制的标签,要有敢于尝试、勇于追求的精神。他认为,机遇往往隐藏在不确定之中,只有敢于探索和尝试,才能发现更多可能性,实现个人的成长和成功。

最后,苏老师寄语同学们:希望大家能敞开心扉,见自己,见天地,不枉青春。珍惜大学的美好时光,拥抱新时代的变革和机遇,努力汲取学校的养分,小小少年终成参天大树。


刘易、杨玉婷同学采访整理

供稿:院办公室

责编:王玮

审核:韩丽丽